小小羊肚菌 撐開致富“傘”
春來第一鮮,最美羊肚菌。羊肚菌作為一種珍稀食用菌品種,因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每年10月過后,是它的播種時節,到了來年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之際,寬敞明亮的陽光大棚里,就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羊肚菌撐著一把把褐色的“小傘”,鮮嫩肥厚、長勢喜人,孕育著一片春日好“豐”景。
馬喇香樹村羊肚菌基地喜獲豐收
多年來,黔江區立足生態優勢,將羊肚菌作為特色生態品牌持續打造。覆蓋全區23個鄉鎮街道,種植面積7000多畝,年產量達1500噸,總產值超2億元。2021年,黔江羊肚菌榮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和“農產品地理保護標志”稱號。今年黔江區起草的《羊肚菌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正式批準,是渝東南首個發布羊肚菌生產技術的地方標準。羊肚菌已經成為黔江區農業產業的一張靚麗名片,也成為全區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當前,黔江區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部署,將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讓黔江區羊肚菌的“金字招牌”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后天發力”用足“先天優勢”
3月,是羊肚菌大片采收的繁忙時節。在黔江區,走進羊肚菌種植基地,整齊劃一的地壟上,大大小小的羊肚菌撐著灰褐色的“小傘苞”破土而出,一顆顆、一簇簇,挺著胖墩墩的腰桿,錯落有致地盛開在菌壟上,散發著菌子獨特的芳香。農民蹲于菌壟間,一手拿著小刀,一手扶著羊肚菌,小心翼翼地將菌腿從泥土中割出來再慢慢放進籃子中。
曾凡平查看羊肚菌長勢
別看這羊肚菌長勢喜人,可對栽種環境要求極高。偏低的土地酸堿度和不適宜的氣候對菌菇來說都極難生長。黔江區地處武陵山腹地,是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適中,雨熱同期,空氣濕潤,林下土壤肥沃,山泉水豐富,“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優勢,應著羊肚菌“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的優良品質,錯位增效,潛力無限。勤勞智慧的黔江人,自是不會辜負這份恩賜,在這片沃土上耕耘出時代的脊梁。
2016年,黔江區才開始把產業的苗頭對準羊肚菌,雖是“后起之秀”,但發展態勢方興未艾。7年的蓬勃發展,黔江區一步步在菌種選育、擴繁、示范、推廣中“摸爬滾打”,在建立母種、原種、栽培種供給體系和技術開發體系中“攻關求索”。不斷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加強地方標準制定,延伸產業鏈,已初步形成“十個一”的產業模式,常年種植基礎5000畝左右,產值超1.3億元,新鮮羊肚菌保持在200元一公斤的價格,而烘干之后的羊肚菌,則可以達到1000元一斤左右。營養價值極高的羊肚菌不僅是老百姓“菜籃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全區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標志性產業。
“外部合力”打破“內部瓶頸”
“前期川菌公司對黔江羊肚菌種植環境的檢測,讓我看到了發展的希望,于是立即決定從成都轉戰黔江繼續發展羊肚菌產業?!闭柦值缊F結社區羊肚菌種植基地負責人黃小彬說。
在重慶川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菌種、技術推廣以及幫助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難的幫助下,正陽街道團結社區羊肚菌種植基地正一切向好,“出菇量菌產達到400斤一畝,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來算,一畝地在萬元左右?!?/p>
2022年,黔江區引進川菌團隊,注冊成立重慶川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區內大力發展羊肚菌產業,不僅致力于珍稀食用菌菌種研發,還為種植戶提供生產、技術支持、培訓及銷售等配套服務。如今該企業種植基地遍布馮家街道以及黎水、黃溪、馬喇等鄉鎮。今年三月,正陽基地羊肚菌一個星期采摘了500公斤左右,黎水基地1-2周內采摘1500-2000公斤,而這樣的采摘工作一直持續到4月底。
村民晾曬羊肚菌
不奪農時,豐年稔歲。在大力幫扶黔江區羊肚菌產業種植和發展的案例中,水田鄉的培育又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典型。
“選址、設備安裝、用工生產……從策劃到運營銷售,想不到僅用了3個月時間!”水田鄉四季菌菇產業園負責人曾凡平激動地說。水田鄉良好的營商環境,為我們企業增添了“動力源”。目前,該地已培育羊肚菌營養袋300萬袋,產值實現700萬元,打響了菌菇產業園高質量發展“第一槍”。
2022年以來,水田鄉堅持“靠前意識”上門服務,解決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發展中資源、技術、銷售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實施貸款財政貼息等,有效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拔覀儏f調將閑置煤礦作為廠房、協調上級部門申請247萬元項目資金、聯系蠶桑種植戶供給桑枝條等,千方百計解決民營企業菌菇園發展中棘手問題,幫助降低運行成本,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痹撪l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協調民營企業、聯合社等發展用地,溝通聯系勞務,開展服務個體工商戶等,及時兌現產業補貼(貼息)資金,以實際行動提升服務質量,營造了良好營商環境,有力助推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產業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提供什么樣的幫助,如何調動種植積極性,都是需要考量的事?!拔覅^主要對羊肚菌生產過程中的菌種、種植大棚、噴淋設施、烘干設備、冷凍設備和收益保險等環節給予農業產業發展補貼,重點抓兩端,前端就是菌種研發生產,后端就是加工包裝銷售,促中間基地建設,推動羊肚菌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我們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辦法,規范項目入庫、公示、驗收、審簽等程序,完善資料后再兌現產業補貼資金?!眳^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舒昌榮說。
招商引資,財政補貼,協調用地、開展服務……黔江區正全力打造食用菌產業融合發展“高地”,與西南大學建立校地合作關系,優質種子、技術、深加工、市場等支撐產業鏈的要素齊備,做足準備,下牢功夫,縱深推進,完善“十個一”產業發展工作模式,讓羊肚菌種植無后顧之憂。
重慶佳珍菌業羊肚菌產業基地
“三產融合”做靚品牌文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羊肚菌產業是黔江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是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站在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如何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如何讓羊肚菌產業一步步從“低小散”走向“高精尖”,從“脫貧產業”走向“富民恒業”,更需要從大處著眼。
舟白街道充分發揮黨支部核心引領作用,建立形成了“基地+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不僅使得舟白街道村民集體致富,還通過就近務工等方式輻射帶動周邊多個村莊,一起共謀增收致富路。
“在外面打工工資再高我都不羨慕,因為在這個基地務工,工資是100元一天現結,離家很近,還能照顧小孩和老人?!痹诨貏展さ漠數卮迕駨埿忝犯吲d地告訴記者。
舟白街道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趙世兵說:“從目前的采摘情況來看,我們街道的羊肚菌今年有望實現產量125000公斤左右,產值近2500萬元,同時帶動周邊1000余名群眾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p>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放眼黔江區,羊肚菌種植基地初具規模,產業效益日益顯現。形成了“企業+協會+園區+基地+農戶”的發展格局,基本實現品種多樣化和種植規?;?,種植規模由2017年的6個鎮鄉15個業主種植羊肚菌300畝,到現在23個鎮鄉38個業主種植7000畝;擁有羊肚菌菌種場4個,年產能達800萬袋,可滿足5000畝羊肚菌菌種生產。通過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帶動2600多人就近務工,實現收入1800多萬元……這一系列數字的背后,是黔江區發展羊肚菌產業的勵精圖治。
產業上去了,配件得跟上。黔江區按照做優做強特色食用菌、做特做精珍稀食用菌、做好做大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搭建產學研平臺,打好科技成果轉化供給、需求、服務、保障“組合拳”,著力強化品牌打造、機制構建、要素保障和綜合效益,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全產業鏈羊肚菌產業發展體系。
從地里采摘的新鮮羊肚菌,預留下鮮貨訂單,其余的由工人們進行挑選、分類、烘干。烘干后的羊肚菌第一時間保留了其鮮度,才能在銷售運輸中減少損失。而對種植戶來說,他們是壓根不愁羊肚菌的銷售。鮮貨多為零售,或是通過電商平臺推廣;烘干的羊肚菌除了有專門的商販收購外,還有社會力量愛心助銷、擴大宣傳推介展銷以及推動云采摘的模式全面打通銷售路徑。
就在今年8月,黔江羊肚菌一龍頭企業還打開了國外市場,與加拿大采購商簽訂合同,向北美市場出口優質烘干羊肚菌。讓羊肚菌進入國際高端食用菌市場行列。
“這是我們出口的第一批羊肚菌,產品質量經過嚴格把控,符合海外市場的要求。截至今年底,我們還要完成2個批次約3萬包羊肚菌的出口,貨值120萬元?!?黔江區羊肚菌產業技術協會工作人員曾凡琴說,800多包優質羊肚菌在黔江海關工作人員查驗合格后陸續裝車,它們將由西部陸海新通道運抵深圳口岸,通過海運發往加拿大,全程預計20天,這是黔江羊肚菌首次實現出口。
為更好助力黔江羊肚菌走向國際市場,黔江區商務主管部門和海關優化出口通關流程,創新推出“一企一策”服務機制,幫助羊肚菌龍頭企業獲得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順利拿到出口“通行證”。
接下來,黔江區將依托“黔江羊肚菌”品牌,建成以水田、白土為核心的羊肚菌示范基地10000畝,建成“中國武陵山食用菌交易中心”,打造“武陵菌都——中國羊肚菌之鄉?!睘榍l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記者 張露月 田丹)
(圖片均由區農業農村委提供)